牆面出現白色結晶、剝落、甚至發霉,這些看似小問題,往往是「壁癌」正在悄悄侵蝕你的住家。壁癌不僅影響外觀,更可能危及建物結構與家人的呼吸健康。

本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壁癌的成因、潛在風險,以及正確的修繕與預防方法,幫助你守護居住品質,遠離潮濕與損害。

壁癌是什麼?從白華現象談起

壁癌是民間俗稱,在建築專業領域中稱為「白華現象」、「吐鹼」或「吐露」。當水氣滲入牆體,溶解水泥砂漿中的化學成分(如氫氧化鈣),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後,便在牆面表層形成白色結晶體,呈現絨毛狀或粉末狀沉積。

雖然壁癌本身不是黴菌,但它經常伴隨潮濕環境而來,為黴菌與細菌提供絕佳生長溫床。

常見壁癌成因:滲水、老化、施工不良

1. 水氣滲透(主因)

  • 外牆防水層龜裂或老化:長期曝曬或地震頻繁導致外牆產生微裂,雨水從裂縫滲入牆體,是引發壁癌與鋼筋外露的主因

  • 屋頂或陽台積水:頂樓防水層因老化、破裂或積水,導致水氣滲透至天花板。陽台漏水若不處理,水會滲透進室內,時間一長就會引發壁癌

  • 牆內管線微漏:特別是熱水管容易老化腐蝕。浴室地坪或浴缸邊緣防水層老化、有裂縫,也可能滲水至樓下天花板。冷氣排水管、馬桶管線、熱水器管線附近也常出現壁癌

  • 地坪回潮(尤其是一樓或地下室):窗框與牆面結合處的縫隙擴大,雨水可能由此滲入牆體,造成窗邊牆面發霉

  • 高濕度環境:即便無明顯漏水,若相對濕度長期高於 70%,也可能引發壁癌。

2. 施工品質不良

  • 未施作防水層、底漆選擇錯誤、牆體未乾燥就粉刷,都是日後壁癌的潛藏因子。

  • 防水塗料混合比例不當、塗層厚度不足,亦無法提供足夠保護。

3. 建築年久失修

  • 舊屋常見防水層脆弱、磁磚鬆動、牆體粉化,都是壁癌滋生的溫床。

壁癌的健康風險:不只是壁面問題,更是呼吸道的隱憂

壁癌若未及時處理,不僅牆面受損,還可能造成更深層的健康問題。

1. 黴菌孳生與呼吸道疾病

壁癌容易孳生黴菌,若未即時處理,壁癌牆面會長滿黴菌,這些黴菌會與壁癌產生的粉塵一同飄散在空氣中,導致空氣中懸浮微粒與粉塵增加。人體若長期吸入這些粉末,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:

  • 過敏、鼻塞、氣喘發作
  • 支氣管炎、慢性咳嗽
  • 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肺部感染

2. 壁癌粉塵與皮膚刺激

壁癌表層常附著白色粉末,可能造成皮膚刺癢、眼睛不適,尤其在清理過程若未配戴手套或口罩,更容易發生刺激反應。

3. 結構安全隱憂

壁癌的生成原因是水氣分解水泥,若未徹底解決水氣源頭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牆壁水泥層剝落,甚至造成鋼筋鏽蝕,影響房屋的結構安全,縮減建築物的使用壽命。

壁癌該如何處理?7 步驟完整修繕流程

想要有效處理壁癌,必須「治本」而非只治標。以下是正確的修繕流程建議:

1. 找出水氣來源

找出水氣來源是首要任務。若僅因環境潮濕,可先降低空間濕度;若因牆內管線破裂或外牆龜裂導致漏水,則需先進行抓漏和防水工程,待漏水問題徹底解決後再處理壁癌。無法判斷水氣來源、壁癌範圍大或反覆發生、位於承重牆或樓板結構位置時,建議尋求專業團隊協助,他們可使用紅外線熱感儀、含水率探針、內視鏡等專業工具檢測。

2. 刨除病變區域

解決水氣問題後,刮除牆面表面凸起的漆面。若壁癌較嚴重,需將漆面下方潮濕的水泥全部挖除(甚至打除至結構層,俗稱「見磚」),以確保牆面徹底乾燥和後續材料的附著效果。

3. 消毒殺菌

清除鬆動物質後,由於壁癌通常夾帶黴菌,需使用漂白水消毒牆面,清除殘存黴菌。

4. 徹底乾燥牆面

徹底乾燥牆面:在恢復牆面前,需確保牆面完全乾燥,避免濕氣殘留導致日後壁癌復發。可使用吹風機或除濕機輔助。

5. 防水施工

以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或防壁癌彈性水泥進行塗布,視情況施作 2–3 層,並確保乾燥後再進行下一層。牆面徹底乾燥後,使用具有防壁癌效果的彈性水泥或滲透性結晶防水材料,填補先前刨除的位置與裂縫,使牆面恢復初步平整。矽酸質材料在遇水時會產生針狀結晶,阻止水氣進入,是處理壁癌的良好介質,且需直接塗佈在水泥牆面上才能發揮最佳效果。滲透性結晶防水材料特別適用於局部漏水問題。防水塗層通常建議施作2至3層以上,且每層需充分乾燥。

6. 批土研磨

批平刨除區域,進行研磨,恢復牆體平整。

7. 底漆+油漆粉刷

批土乾燥後,先上一層防水漆作為底漆,預防空氣中的濕氣入侵牆面,再進行油漆粉刷,讓牆面回復原有的亮麗外觀。

壁癌該自行處理嗎?還是找專業?

小面積壁癌(如單一角落輕微白華)可嘗試自行清除並塗布防水劑。但若具下列情況,建議立即找專業團隊處理:

  • 壁癌面積擴大、反覆復發
  • 找不到明確滲水來源
  • 位於浴室、陽台、窗邊、承重牆或地下室等結構敏感位置
  • 修繕後仍持續濕潤或產生異味

專業團隊可依現場情況評估使用哪類防水材料、確認修補厚度與搭配工法,並提供後續保固與監測。

如何預防壁癌發生與復發?

  1. 維持通風與除濕:保持空氣流通、避免濕氣堆積。建議室內濕度控制在 50% 以下。
  2. 定期檢查屋況:每年進入梅雨、颱風季前,可檢查屋頂、牆面、窗框、水管,提早預防。
  3. 裝修選擇耐濕建材:使用矽酸鈣板、防潮板、抗鹼底漆、PU防水層等,是延長建物壽命的關鍵。
  4. 防水層定期維護:建議每 5–8 年針對屋頂與牆面重作或補強一次防水,避免未來花費更高維修成本。

總結

壁癌不只是牆面問題,而是「健康 + 結構 + 美觀」三重威脅的綜合體。若只是簡單遮蓋、重新粉刷,無法根除病因。建議針對水氣根源做專業處理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

透過正確的修繕流程與日常維護習慣,就能有效防止壁癌反覆發生,守護居住品質與家人健康。

Comments are disabled.